科技与产业处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科技新闻

  生物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大学时期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能力,为将来做准备?12月23日下午,在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提问和不时响起的阵阵掌声中,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弘远教授,为我校数百名师生作了一场 “走进科学的殿堂” 主题报告会。
  从20世纪初摩尔根染色体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DNA研究导致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从如何培养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到如何创新、科研,面对同学们宽泛的问题,杨弘远院士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一一作了回答。
  据了解,杨弘远院士1954年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70年代末,开始关于离体雌核发育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离体孤雌生殖”与“离体无配子生殖”两种类型的发生与发育规律,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在子房培养成功的基础上,他们开始探索子房内的核心部分胚囊的分离。为90年代离体受精的突破奠定了这一方面的基础。杨弘远与周嫦指导研究生在这一研究方向获得突出成果,于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同年,杨弘远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弘远院士还敏锐地觉察到发育生物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前沿学科之一,从而因势利导提出发展植物发育生物学的战略目标,并主持了国内高校第一批“211工程”重点学科植物发育生物学建设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合作主编专著3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世纪80年代初,他撰文指出植物胚胎学已由一门传统学科融入了细胞生物学而发展为新的综合性学科植物生殖生物学。

  在报告会上,杨弘远院士结合自己走过的科研道路,语重心长地说“业精于勤荒于嘻,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他的座右铭,他也希望同学们以这种精神求学、治学。在2个多小时的报告会里,已经70岁的杨院士一直坚持站在讲台上,精神始终饱满如初,让与会师生领略到他的风采。会上,杨院士还把自己刚刚编写的一部文集——《勤思集》,赠给院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