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在古色古香的湖北省博物馆,省教育厅主持召开了我校承担的“编钟乐舞的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成果鉴定会。
该项目为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t重大项目,项目负责人为我校孙俊逸教授。课题组经过了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分析特定舞蹈文法,提取音乐特征,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广泛动作词汇库和音素词汇库,并将其与动作编辑技术整合,将音素序列衔接为乐曲,根据情感模型生成若干可能对应的舞蹈动作序列,在评价模块的介入下最终形成最优匹配,设计出了编钟音乐驱动下的舞蹈编辑系统。
课题组还提出了一种舞蹈动作关联度概念并实现了动作关联度评价系统,即通过对单个动作进行基于关节的拆分,把具体动作描述成四元组的形式,在舞蹈美学和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不同动作间衔接的可行性作出评价;利用Morphing技术和纹理贴图技术快速创建了大量差异化人物角色。结合三维光学扫描、基于图像的重建及程序建模技术建立了编钟乐舞舞蹈动作的三维模型和古代楚国文物、建筑的三维模型;基于网络虚拟角色的交互控制展示技术,对文化空间和文化活动的复原成果进行综合展示。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组的研究既包含理论研究,又有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明显的社会效应。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在编钟乐舞的舞蹈文法分析、舞蹈动作的仿真、编钟音乐驱动下的舞蹈动作编排系统等方面展开了探索性的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随着清脆悦耳、悠扬久远的编钟乐曲响起,计算机大屏幕上展现出一幕幕优美的虚拟舞蹈场景。“编钟乐舞的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可以对濒临绝迹的文化活动进行动态再现和展示,重见历史,加深对人们文化发展和演变的理解;可以对即将消失的工艺品进行数字复原和展示,重见中华传统制造工艺;可以加强对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和艺术作品的保护力度,使其突破技术条件限制进行保存和传播。
课题组表示将对该项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将虚拟人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领域,借助网络的高速性和传播性,让更多的人超越时间和空间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
科技与产业处、计算机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了鉴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