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调研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师生创新创业工作并召开座谈会,校党委书记彭育园代表学校作交流发言。
彭育园在发言中介绍,多年来我校立足湖北、服务工业,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工作等方面取得一些突破。一是不断深化赋权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聚焦高校科技成果“不能转”“不敢转”“不愿转”“转不快”等痛点和堵点,实施职务科技成果统一赋权(放权)、固定收益分配(让利)、资产单列管理(便捷)、先转化后收益(先用后付)、尽职免责(容错)等五大改革举措,提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便捷性,实现“学校尽责、专家得利、企业得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多措并举,构建师生创新创业生态。构建了“融创于教-融创于练-融创于赛-融创于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了“创意平台-创新平台-创造平台-创业平台”“四创贯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彭育园介绍,湖北工业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立顶天之志,以企业所需、工大所能,行立地之实,将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以成果转化彰显使命担当。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创新创业为着力点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工作成效,将学校创新创业生态建设融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李殿勋听取了有关部门工作汇报和相关高校所提建议。他指出,要准确把握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师生创新创业,加速重构国内外市场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主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甚至能够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李殿勋强调,要聚焦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师生创新创业“有没有、敢不敢、能不能”三个关键问题,从“创新政策、创新平台、创新氛围、创新服务”四个方面统筹发力,切实优化创新生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要大力推动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改革、以创新创造为标准的人才评价改革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科研项目生成改革,促进更多可转化的技术成果竞相涌现。解决“敢不敢”的问题,要大胆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改革、离校离岗创新创业改革等,着力消除各类制约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障碍。解决“能不能”的问题,要通过“股权投资做引导、债权融资做增信、多层次资本市场公开募资做培育”,切实强化科技金融支撑;通过“布局高水平科技成果转移与孵化平台、培育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以及推动开展产业生态技术供需对接与并购洽谈”,切实强化科技中介服务保障。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校长张平文,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广军、校长尤政参加调研。